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4-06-04 19:35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發布2023年度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白皮書及十大典型案例。
敬請關注。
新聞發布會開始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妥善處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用心用力用情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工作情況,我們召開這場新聞發布會,特別邀請到: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頓文英女士、市中級人民法院環資庭黨支部書記李勝力先生,為大家介紹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駐菏新聞機構、市各媒體和新聞網站的各位記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請頓院長介紹有關情況。
頓文英
2023年,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上級法院的有力指導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妥善處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要,用心用力用情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護航生態菏澤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23年,中院環資庭被評為全市“改革創新團隊”和“全省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表現突出集體”。
一、立足本職,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職能作用
全市法院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責主業,深化綠色發展、系統保護、最嚴法治、協同治理等理念審理好每一起環境資源案件。2023年全市法院共審結各類環資案件902件。
一是依法嚴懲環境資源刑事犯罪。2023年全市法院依法審結涉環境資源刑事案件43件。其中,審結19起污染環境案件,以“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犯罪。審結12起非法狩獵案件,4起盜伐、濫伐林木案件,以司法之力守護生物多樣性。審結1起非法采礦案件,認真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以最嚴密法治守護黃河長久安瀾。巨野法院審理的羅某某非法狩獵案中,被誘捕棕頭鴉雀260余只,羅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并要求賠償生態損害賠償金30240元,該案的審理對于保護、延續棕頭鴉雀種群,提升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及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二是切實保障環境資源民事權益。2023年全市法院審結涉環境侵權、資源利用等民事案件544件。其中,中院審理的山東某水產公司與東明縣某水產公司土地經營權糾紛,解決了雙方涉及300余畝黃河灘區土地的糾紛,有效盤活了灘區土地,服務于中央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巨野法院審理的張某某訴周某某噪聲污染糾紛一案,承辦法官堅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的理念,經過實地走訪,多次對各方進行了調解,最終周某某同意將空調外機從張某某臥室墻體移走,雙方握手言和,張某某撤回起訴,至此,案件得到圓滿解決,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審結的金豐公社等土地經營權糾紛案,維護了廣大農戶土地流轉的合法權益,依法助力“三資”清理行動,讓集體資產、資源、資金“活起來”,激活了富民興村新動能,以審判踐行服務省委關于“三資”清理的決策部署。
三是監督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23年全市法院審結涉及環境資源行政案件315件,受理生態環境部門提出的非訴案件執行申請,依法作出準予強制執行裁定,強化環境資源保護執法司法銜接。審理涉及黃河“清四亂”案件34件,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使黃河河道內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既監督了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又支持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同時保護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了黃河安瀾,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四是全面深化環資審判“三合一”改革。健全專門化審判組織體系。積極構建環資審判“三合一”組織體系,大力推進審判機構專業化建設,依托風景區、水庫、工業園區等部門,設立巡回法庭或巡回審判工作室,形成了專門化且全覆蓋的環資審判體系,在全省率先實現“環境資源審判機構”“重點生態區域巡回審判機構”兩個全覆蓋。推行環資案件“三合一”集中審理,充分發揮了刑事審判的震懾和教育作用、民事審判救濟與賠償作用、行政審判預防和監督功能,將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統一分案到環境資源審判機構集中審理,切實提升環境司法保護水平。目前,已實現了環資案件“三合一”審理模式全覆蓋。為了加強環境資源專業審判隊伍建設, 2023年9月27日,在全省創新舉辦了環資審判業務技能競賽,通過模擬競賽的形式,全景展現了審判過程中的案件合議環節,提升了環資法官業務水平,使全市環資審判隊伍朝著復合型、專業型的方向邁進。省法院環資庭崔勇庭長現場觀摩指導,該活動為全省環資技能競賽提供了“菏澤模式”。
二、積極作為,探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模式
全市法院不斷創新審判模式,形成了懲治和預防、打擊與修復相結合的環資審判思路,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一是創新責任承擔模式,開展生態修復。堅持“懲治、教育、修復”為一體,把生態修復理念貫穿于案件審理全過程,探索建立生態環境修復基地,補償對環境造成的損害。截至目前,全市現已建立10處生態修復基地,其中有涉黃河司法修復基地4處,在部分判決中讓被告人承擔增殖放流、補植增綠責任,對完成修復義務的被告人予以從輕處罰,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有效修復。東明法院審理的楊某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施行后,山東省首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判決的黃河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堅持恢復性司法理念,主動履職,積極實踐“刑事打擊+公益訴訟+生態修復+警示教育”四位一體辦案模式,督促當事人在判決前及時對受損河道履行生態修復義務,并將修復責任的落實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
二是創新預防性司法模式,開展巡回辦案。堅持“預防、懲治、教育”一體推進,截至目前,共設立9個環境資源巡回法庭或巡回審判工作室,其中,鄄城法院巡回審判工作被評為全省法院十大巡回審判優秀成果。推行現場辦案,就地審判,將法庭搬到田間地頭,讓群眾旁聽審判全過程,營造自覺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打擊違法犯罪、爭做守法公民的良好氛圍。2023年共巡回開庭8次,讓環保司法理念更接地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光明日報》以“把法律的種子撒到田間地頭”為題,對成武法院開展環資巡回審判、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做法予以報道。
三是創新案例培育模式,打造典型案件。深挖環資審判“小案例”,增強環資審判教育引導功能的“大效應”。推選的2篇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為全國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提供借鑒。報送的2篇案例分別入選“全省法院司法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1篇案例入選全省法院年度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入選數量全省最多。
三、延伸職能,努力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
堅持能動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市法院環資審判機構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積極發揮審判職能,做實能動司法,延伸服務功能,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深入推進府院聯動。強化府院聯動,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的銜接配合。與市生態環境局就綠色低碳發展中涉及的新類型案件范圍、訴訟程序、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研討、建立共識。與市河務部門聯合座談,就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司法保障意見》深入探討,建立了執法司法常態聯絡機制、巡回審判機制等工作機制。與市水務、公安、司法等5個部門聯合出臺《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嚴厲打擊涉及防洪安全、水資源保護、河道取土等領域的違法行為。通過府院聯動,形成疊加效應,構建生態環境大保護、嚴保護的工作格局。
二是積極融入社會治理。堅持“辦案就是治理”理念,通過辦好群眾身邊的小案,加強以案釋法、判后答疑等工作,引領社會法治意識。以司法建議“小切口”撬動環資審判“大治理”。就審理案件中發現的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等普遍性、典型性問題,積極向主管部門或其他單位發出司法建議,堵塞管理漏洞,進一步加強案件源頭治理。成武法院在工作中針對古柿樹的保護問題,及時向行政機關發出司法建議,使古樹名木健康檔案及時更新,為群眾留住一抹“綠色鄉愁”。
三是精準服務企業發展。堅持和優化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制度,聯合市生態環境局走進中信國安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召開懇談會,當面傾聽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困難,給出解決方案,在合同簽訂、合同履行上提供專業指導,合力為企業綠色發展解難紓困,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四是創新開展法治宣傳。2023年共舉行環境資源保護主題宣傳活動32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100余冊。在2023年4月1日《黃河保護法》實施前夕,市法院與市河務部門在沿黃四縣區聯合開展“凝聚‘菏’力 法護黃河”黃河保護法治宣傳月系列活動,營造了黃河保護的濃厚法治氛圍。在2023年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市法院舉辦“同賞萬畝荷塘 共護生態之美”普法宣傳活動,通過官方抖音號VR直播,吸引了20余萬網友圍觀,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在全社會形成了環保有我、責無旁貸的良好氛圍?;顒颖蝗嗣窬W、新華網予以報道。
雖然全市法院環資審判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工作發展不平衡,專業化建設待加強;府院聯動不緊密,協同治理有待進一步深化;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不全面,方法措施不夠多;專業能力素質與環境資源審判實踐要求還有差距,能力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等等。
下一步,全市法院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更加主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嚴厲打擊涉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犯罪,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環境需求,助力美麗菏澤生態建設;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全面鍛造專業化人才隊伍,通過技能競賽等方式,不斷提升環資法官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深化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確保案件辦理實現 “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著力提升環資審判整體質效;深化府院聯動,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推動構建環境資源“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全市法院要進一步提高站位,能動履職,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以司法之力守護菏澤的碧水藍天,為美麗菏澤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主持人
下面請李書記發布2023年度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李勝力
1.徐某等污染環境罪一案
【基本案情】
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4月29日,被告人徐某、李某、王某在無經營許可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情況下,違反國家管理規定,通過高溫蒸餾方式,將從寧波某化工公司及東營某材料公司進購的180余噸混醇進行非法提取,并利用滲坑、無防滲透措施的地面,非法排放、傾倒釜底殘余物29.53噸,造成周圍土地嚴重污染。被告人項某在主持東營某材料公司工作期間,明知公司無處置危險廢物的資質,為謀取非法利益,將70余噸混醇直接或間接銷售給無處置危險廢物資質的被告人徐某,違法所得共計184000元。經鑒定,寧波某化工公司排放的殘余物(混醇)屬于危險廢物;據東營某材料公司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顯示,該公司產出的殘余物(混醇)屬于危險廢物。
【裁判結果】
鄄城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徐某、李某、王某、項某的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并處相應罰金,沒收違法所得43萬余元上繳國庫。
【典型意義】
本案是行為人因非法提取、非法排放、傾倒混醇類危險廢物,嚴重污染土地,人民法院依法打擊環境污染類犯罪的典型案例。危險廢物非法提取、排放、傾倒具有位置隱蔽、隨機性等特點,對于危險廢物的非法處理,會對土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本案中,法院對污染環境的犯罪行為給予嚴厲打擊,通過本案的審理和公開宣判,引導社會公眾參與發現并舉報該類污染問題,提供涉及危險廢物非法排放、傾倒的案件線索,有利于打擊環境污染類犯罪,充分保障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2.任某某污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22年底,被告人任某某在鄆城縣丁里長街道辦事處某村“汽修廠”院內無證經營一處塑料瓶片加工廠。自2023年1月開始生產至案發,任某某在無任何有毒物質、危險廢物處理資質和處理能力的情況下,收購含有農藥殘留的農藥瓶、醫院抽血管等,進行分揀、粉碎、清洗后加工成塑料瓶片,生產中產生的廢水通過水泵、抽水管直接排放到院內滲坑中,滲坑未采取防滲措施。經鑒定,院內堆放的農藥包裝物和醫療廢物及處置后產生的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農藥包裝物和醫療廢物等共計11.79噸;滲坑內廢水屬于含重金屬污染物的有毒物質。滲坑內廢水污泥和殘液,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中的危險廢物,污泥和殘液共計33.66m3。
【裁判結果】
鄆城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任某某違反國家規定,通過滲坑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有毒物質和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構成污染環境罪。關于民事公益訴訟部分,被告人任某某的行為對周邊環境、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污染,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對該污染環境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應予賠償。遂判處被告人任某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被告任某某賠償鑒定費及處置費用共計89350元,被告任某某(或委托其親屬)對滲坑內廢水處理污泥和殘液33.66m3進行處置,逾期未清除或驗收不合格,則由有關單位代履行,由被告任某某承擔處置費用。
【典型意義】
任某某為謀取利益,開設“黑作坊”,通過滲坑非法排放有毒物質和危險廢物,構成污染環境罪。其行為對環境產生污染,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本案刑事部分的審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非法排放危險廢物、有毒物質行為嚴厲打擊的態度,有助于警示上下游相關的農資、醫療機構及從業人員依法依規處置農資、醫療廢物。本案附帶民事部分的判決,體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通過判處行為人優先處置危險廢物體現了修復性司法理念。
3. 袁某某濫伐林木案
【基本案情】
2022年10月28日,被告人袁某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與其雇用的李某某等四人前往成武縣汶上集鎮某林地,將其購買的五行楊樹砍伐,并將砍伐的楊樹出售得款21000元。當月31日,袁某某再次與其雇用的李某某等四人前往該林地,將其以2800元的價格購買的兩行楊樹砍伐,還未出售即被民警查獲。經成武縣林業局鑒定,袁某某等人伐樹區域地類屬于喬木林地,兩次共伐七行楊樹,共146株,林木蓄積合計34.42立方米。
【裁判結果】
成武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袁某某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濫伐林木,數量較大,其行為已構成濫伐林木罪。判決被告人袁某某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典型意義】
本案焦點在于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沖突,被告人通過有償方式從林木所有權人處取得權屬后,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將案涉林木砍伐、出售,且數量較大,構成濫伐林木罪。法院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綜合考慮對案涉林木資源損害程度、被告人獲利數額、行為手段等因素及坦白等量刑情節,以濫伐林木罪判處被告人緩刑。本案的處理,體現人民法院在處理濫伐林木刑事案件過程中,注重雙重法益的考量,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引導公眾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生生不息、代代傳承。
4.孫某某污染環境案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份,張某某(另案處理)租賃單縣謝集鎮某村的一處院子,未經相關部門批準焊接兩個池子建立洗棉紗作坊。2020年6月份,被告人孫某某利用淀粉酶、84消毒液和草酸洗棉紗線。期間,被告人孫某某在張某某的幫助下洗了兩池棉紗線,廢水未經處理,直接通過水泵及管子排放至院子北側溝渠中,致溝渠周邊樹木枯萎死亡。經鑒定,孫某某洗棉紗線排出的廢水屬于危險廢物。經單縣公安局偵查實驗查明,被告人孫某某排放的兩池危險廢物共計37.95噸。
【裁判結果】
單縣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某某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排放危險廢物,其行為已構成污染環境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孫某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禁止被告人孫某某在緩刑考驗期間從事與排污或者處置危險廢物有關的經營活動。
【典型意義】
水資源、土地資源是農村發展的重要資源,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保障。近年來,部分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非法傾倒有毒有害物質,對水資源、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破壞,破壞了生態平衡。本案中被告人非法亂排廢水、危險廢物的行為造成了污染環境的嚴重后果,侵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另外,被告人系自首,積極繳納生態環境修復賠償金,預繳罰金,自愿認罪認罰,法院依法對其作出刑事判決并對其宣告緩刑,且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間從事與排污或者處置危險廢物有關的經營活動。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懲處污染環境的犯罪行為,有利于全面加強環境資源保護力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提供司法保障。
5.楊某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楊某于2019年6月以改良土地為由,與東明縣菜園集鎮某村第三村民小組簽訂土地租賃合同,取得東明縣菜園集鎮黃河大堤西側原窯廠舊址的土地使用權,但被告人楊某并未修復改良土地,而是在該處土地上挖沙出售。經審查,自2022年1月以來,被告人楊某挖取沙土出售共獲取人民幣238950元。東明縣人民檢察院以楊某犯非法采礦罪提起公訴,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如其不恢復則由黃河河道主管部門代為恢復,費用由被告承擔。
【裁判結果】
東明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楊某未取得河道采砂許可證,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情節嚴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其行為構成非法采礦罪。遂判處楊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所退贓款人民幣5萬元已上交國庫,其余贓款繼續追繳;楊某恢復采沙處黃河河道原貌(被告人楊某已經于案件審理期間在法院監督下主動修復)。
【典型意義】
河砂屬于重要的礦產資源,也是河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水沙平衡及河堤穩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黃河河道內非法采砂行為嚴重危及黃河河勢穩定及防洪安全。該案是《黃河保護法》施行后,山東省首例適用該《黃河保護法》判決的黃河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人民法院主動履職,積極督促當事人及時履行生態修復義務,被告人在判決前即主動完成生態修復的典型案例。本案中,被告人未取得河道采砂許可證,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違反了《黃河保護法》關于“國家實行黃河流域河道采砂規劃和許可制度。黃河流域河道采砂應當依法取得采砂許可”的規定,其行為也觸犯了《刑法》,已構成非法采礦罪。同時,其非法采礦行為造成黃河生態、黃河河道損害,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承擔環境損害修復責任。人民法院通過《黃河保護法》與《刑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的銜接適用,努力踐行修復性司法理念,堅持依法辦案與生態環境修復同步進行,將修復責任是否落實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量,形成“刑事震懾+民事賠償+生態修復+警示教育”四位一體辦案模式,有力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6.羅某某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22年3月,被告人羅某某從貴州省趕至巨野縣,以設套籠捕的手段獵捕棕頭鴉雀,在網上售賣牟利。直至2022年6月9日被抓獲,羅某某誘捕棕頭鴉雀260余只,非法牟利2.8萬余元。巨野縣全境為禁獵區,全年為禁獵期。經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被狩獵的棕頭鴉雀為棕翅緣鴉雀,系“三有動物”。經鑒定,被告羅某某因非法狩獵行為造成生態環境損失30240元,花費評估費用3000元。
【裁判結果】
巨野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羅某某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的方法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狩獵罪,應予依法懲處。被告人羅某某非法狩獵的行為破壞了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資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承擔破壞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資源的民事責任。判處被告人羅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判決被告人羅某某賠償因非法狩獵行為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30240元,評估費3000元。
【典型意義】
野生動物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除經濟價值外,還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態、科研、社會等價值。被告人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通過設套籠捕的方式,獵捕“三有動物”棕翅緣鴉雀的行為,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依法應予懲處。本案中,檢察機關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履行起訴監督職責,法院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對社會公眾行為的規范和引領作用,對于保護、延續棕翅緣鴉雀種群,提升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7.韓某某與某石油化工公司、某石油化工公司某分公司、某鎮政府環境污染責任糾紛案
【基本案情】
2018年2月,某村與韓某某簽訂《協議書》,約定該村的魚塘承包給韓某某,承包期限為10年。在案涉養魚塘開挖之前存在兩條石油開采管線,截至2020年管線均已停用。2021年韓某某主張其飼養的魚死亡,經協商,某石油化工公司某分公司通過村委會賠償韓某某損失7萬元。2022年6月,韓某某又向村干部反映魚塘死魚問題,經過某石油化工公司某分公司技術人員取樣化驗,魚塘水質不存在污染問題。韓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三被告賠償各項損失386928元。
【裁判結果】
東明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本案韓某某未提供證據證明被告的廢棄管線有泄漏穿孔的事實,不能確定魚塘底部無水處不明物體的成分與被告管道具有關聯性。韓某某也未就2022年6月份死魚量和價款提供證據證明。一審駁回了韓某某的訴訟請求。韓某某不服提起上訴,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
環境污染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污染者有污染行為、受害人有損害、污染者污染環境的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環境污染侵權實行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倒置,將污染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義務加于污染者,其舉證不能時,則推定因果關系成立,從而認定環境污染責任成立,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此處的舉證責任倒置并非受害人無需舉證,受害人仍需要舉證證明污染行為的存在及損害后果的發生,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的典型意義在于,提醒相關公眾要準確理解環境污染責任糾紛中的舉證責任倒置,在訴訟中完成自己的舉證責任,否則訴訟請求將無法得到支持。
8. 張某某訴周某某噪聲污染糾紛案
【基本案情】
張某某、周某某系同一樓層臨墻的鄰居。周某某將自家空調外機安裝在了張某某家臥室外的墻體上,且緊鄰原告窗戶,因該空調外機老化嚴重,產生的噪音、熱量嚴重影響張某某正常生活。張某某多次找到周某某要求其將空調外機挪走至不影響原告生活的地方,周某某未理睬。后張某某報警、多次找物業協調均未能解決,張某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周某某將空調外機從原告臥室外墻體移除。
【裁判結果】
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經過實地走訪,進行了調解,周某某樓下鄰居同意將雨搭位置下調,周某某也同意將空調外機從張某某臥室墻體移走。最終雙方在法官的主持下達成和解,周某某拆除空調外機更換位置安裝,張某某撤回起訴。
【典型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和諧、友善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精神。在相鄰關系中,鄰里之間相處應本著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處理好鄰里之間的噪音,以增進鄰里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進社區的整體發展和穩定。因此,正確處理鄰里噪音問題,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典型的積極作用。
9.某種植合作社要求確認某鎮政府、某縣自規局、某縣執法局強制砍伐樹木違法一案
【基本案情】
2018年10月25日,某村民委員會作為甲方(出租方)、原告某種植合作社作為乙方(承租方)、被告某鎮政府作為監管方簽訂《高速公路兩側土地流轉土地承包租賃合同》。之后,某種植合作社在上述地塊上種植樹木。后上級部門提出落實耕地保護、對耕地流出問題進行整改工作要求。2022年7月12日,某鎮政府工作人員電話告知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伐樹,負責人同意。2022年7月14日,在原告未派人到場的情況下,某鎮政府將原告租賃的70畝左右土地上的樹木清除。后,清除的樹木被原告出售。原告以某鎮政府、某縣自規局、某縣執法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確認三被告清除樹木的行為違法。
【裁判結果】
菏澤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某鎮政府雖然就清除樹木征得原告負責人同意,但在清除前,并未就樹木損失與原告達成協議,清除時亦沒有原告人員在現場,被告亦未提交對所伐樹木清點、登記造冊及妥善保管等相關證據,原告主張被告伐樹行為違法,理由成立,應予支持。在案證據不能證明被告某縣自規局、某縣執法局實施了清除或委托清除的行為,故判決確認被告某鎮政府清除原告某種植合作社租賃土地上的樹木違法,對原告確認該某縣自規局、某縣執法局違法的請求予以駁回。
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后維持了一審判決。
【典型意義】
本案是落實耕地保護政策過程中,行政機關違法強制砍伐樹木,人民法院依法確認強制砍伐行為違法的典型案例。根據信賴保護原則,樹木種植農戶的正當利益應當受到保護。本案的處理也再次提醒相關行政部門,落實耕地保護相關政策規定,對于確需進行“整改復耕”的土地上種植的林木進行清理,必須做到既依法依規,又合情合理,應當留出一定過渡期,減少損失,防止“一刀切”,避免出現簡單粗暴侵害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
10.某生態環境分局與曹縣某建材有限公司罰款非訴執行案
【基本案情】
2022年6月6日,菏澤市生態環境局曹縣分局環境監控信息中心出具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超標認定報告,認定曹縣某建材有限公司2022年6月3日1號窯二氧化硫超標0.17倍。菏澤市生態環境局曹縣分局調查后,認為曹縣某建材有限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條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曹縣某建材有限公司罰款165000元,后送達了該處罰決定。曹縣某建材有限公司在規定期限內未繳納罰款,也未申請行政復議、未提起行政訴訟,經催告仍未履行該處罰決定。
【裁判結果】
曹縣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菏澤市生態環境局曹縣分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菏澤市生態環境局曹縣分局申請執行該處罰決定,依法應準予執行。裁定準予強制執行申請執行人菏澤市生態環境局曹縣分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限被執行人在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自動繳納罰款165000元及加處罰款165000元,如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由法院強制執行。
【典型意義】
行政非訴執行,是指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后,行政相對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經催告后仍不履行確定的義務,沒有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人民法院經受理、審查,作出裁定準予強制執行,從而使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內容得以實現的制度。工業廢氣是大氣環境的嚴重污染源,如超標排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本案曹縣某建材有限公司超標排放二氧化硫,構成違法,法院審查后裁定準予強制執行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保障了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內容得以實現。該案也告誡相關企業嚴格控制工業廢氣的達標排放,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守護我們的青山綠水藍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
主持人
接下來,是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F在開始提問。
齊魯晚報記者
請問,近年來,全市法院在深化府院聯動方面有哪些舉措?
頓文英
全市法院注重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的銜接配合,與檢察、公安、資規、生態環境等7個部門聯合制定《環境資源司法、執法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建立執法司法常態聯絡機制、聯席會議機制等工作機制。與市水務、公安、司法等5個部門聯合出臺《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嚴厲打擊涉及防洪安全、水資源保護、河道取土等領域的違法行為。聯合黃河河務部門,設立法官工作室 4 處,實現黃河司法保護零距離。聯合環保部門,共建“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制度,召開企業家懇談會,零距離聽取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解答協商,開啟法律服務“新模式”,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針對審判中發現的問題,積極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2023年共發出司法建議7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魯網記者
全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機制改革的進展如何?請談一下。
李勝力
菏澤兩級法院將環資審判專業化作為重要抓手,在市法院設立獨立編制的環境資源審判庭,各縣區法院依據轄區內環境資源分布情況,劃定環資保護重點區域,設立專門法庭,集中審理區域內的環境資源案件。2020年實現了全市法院環資審判機構全覆蓋,2022年1月底實現了全市法院環資案件“三合一”集中審理模式全覆蓋,在全省環資審判工作推進會上受到省法院表揚。2022年10月28日,菏澤兩級法院提前兩個月完成了環資審判機構的編辦批復掛牌工作,成為全省首家完成省院部署的機構改革目標的法院。目前,全市配備了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環資審判法官、法官助理55 名,實現了環資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歸口審理,“三合一”集中審理工作成效顯著,環境資源專業化審判體系已經形成。
中國山東網記者
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的亮點與特色有哪些?請談一下。
李勝力
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涵蓋刑事、民事、行政、非訴執行等類型,刑事案件涉及礦產、林木資源及野生動物保護等多方面內容,用以警示社會公眾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自覺維護生態環境安全與生物多樣性。民事案件選擇了噪聲污染糾紛案例,意在指引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遵循綠色原則,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處理好鄰里關系。行政案件選取了某種植合作社要求確認某鎮政府、某縣自規局等強制砍伐樹木違法一案,旨在提醒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避免出現簡單粗暴、侵害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某生態環境分局與某建材有限公司罰款非訴執行案,旨在提醒相關企業嚴格控制工業廢氣的達標排放,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本次公布的十大案例,充分展現了人民法院積極發揮審判職能,為子孫后代留下美好家園的司法擔當,對進一步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具有示范作用。
主持人
感謝大家的提問,今天的記者提問就到這里,再次感謝兩位發布人的發布以及對大家提問的解答。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圖片攝影:石新瑩)